保护性耕作在环境保护中的具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1.保护土壤***:保护性耕作是以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、免(少)耕播种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耕作技术,这种耕作方式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,减少土壤水分的流失和蒸发,减少灌溉次数和浇水量,还可以利用天然降水、降雪等达到节约灌溉用水的目的。保护性耕作可以有效减少农业机械对农田的破坏,利用秸秆对土壤进行追肥,可以提高土壤有机物的含量和土壤活性,有效控制化肥使用量,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土壤和生态环境的作用。
2.减少污染:保护性耕作可以减少农业生产程序,把对土壤的损害降到最低,有效保护土壤有机物和土壤活性。实施追肥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肥料使用率,秸秆还田能够提高土壤肥力,减少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,减少化肥的使用,同时也减少了化肥对土壤的破坏和污染,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。
3.节约***:保护性耕作可以减少劳动量,节省时间,例如,在202.3hm(500英亩)的土地上一年就可以节约225工作h,按每周工作60h计,节约225h相当于节约近4个星期的劳动时间。平均每hm节约13.25升燃油(每英亩节约3.5加仑)或者一个202.3hm(500英亩)的农场一年就可以节省6624.45升(1750加仑)燃油。此外,保护性耕作还可以减少径流,传统翻耕径流10mm,免耕覆盖没有径流。蒸发和径流的减少,使土壤蓄水量达到139mm,而翻耕、深松、开水平沟等分别只蓄水29、54、34mm。由于蓄水量增多,产量相应提高。
4.改善生态环境:保护性耕作可以减少土壤的风蚀、水蚀,防止水土流失;改善土壤结构,增加土壤肥力,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,充分利用水***,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。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与推广,能够推动耕作制度的改革进程,提高粮食产量,实现种养结合、以地养地。总的来说,大力推广和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,对促进农业增产、农民增收、改善现有农业生态环境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5.防止自然灾害:保护性耕作可以有效地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。例如,它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,降低地表径流强度和径流量,从而减少地表的水土流失,改善耕地的生态环境。此外,保护性耕作还可以提高土壤微生物的数量,肥土约增加50%,瘦土约增加2倍。农田覆盖5cm厚的秸秆,冬天可提高地温0.2~0.5℃,夏天可降低地温2.5~3.5℃,提高土壤水分32%~45%,减少杂草24.9%~40.6%。
综上所述,保护性耕作在环境保护中的具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保护土壤***,减少污染,节约***,改善生态环境和防止自然灾害等方面。
追问
延伸阅读
参考资料为您提炼了 5 个关键词,查找到 44472 篇相关资料。